12月1日是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給我一個溫柔的笑我會重拾昔日陽光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A05版
    編者按:
    今年12月1日是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仍為“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共抗艾滋,共擔責任,共享未來”。
    我國曆來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近日,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把艾滋病防治工作抓緊抓好。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防治、科學防治,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加強人文關懷,動員社會力量積极參与,消除社會歧視,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消除社會歧視”,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迫切的渴望之一。如果說,科學防治的逐步進展,醫保新政的經濟保障,都給他們帶來看得見的可喜進展,那麼,消除歧視,更為任重道遠,因為這不只是某一領域的問題,而是需要改變許多人的看法。聯合國提出的防控艾滋病“三零願景”是零新發感染、零歧視和零死亡。其中,零歧視曾被認為最容易做到,但現實卻很嚴峻。
    正如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傳染病科主任李錦所說:“我們的敵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被它害慘的艾滋病感染者。所以,希望世人對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多一些寬容。”
    下麵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呼喚的正是這種理解和寬容。
    長春市傳染病院門診大廳的走廊里,午後的陽光,將劉亦難(化名)的身影拉得很長。
    雖然只有50歲,但因削瘦而深深陷下去的雙眼,以及微駝的背,讓他看起來有些蒼老。深灰色的羽絨服,用口罩蓋住的半邊臉,讓他看起來就像一位久病的老人。
    他的手很長,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被煙熏得發黃。不等記者發問,他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災難莫名降臨
    “45歲前,我一直充滿激情地生活,身邊高朋滿座;45歲後,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病人,而且是讓人厭棄的病人。”劉亦難將人生分為兩個階段,從小是好學生,考入重點大學,25歲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我省某機關工作,29歲就提乾。可時間長了,他厭倦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覺得應該到商海闖闖,於是35歲時辭職,下海經商,做汽車零部件,幾年的打拼就讓他積累了很多財富。
    於是,他隻身去往泰國尋求商機。“在泰國三年,我聽說過艾滋病,但覺得那和自己離得很遠。”劉亦難說。2008年回國,他發現自己經常低熱、乏力,到醫院也沒查出什麼病。後來,妻子也出現同樣癥狀,還笑著說:“咱倆一同進入更年期了。”
    直到2008年下半年,一次骨折手術,醫院在化驗時,才查出他是HIV陽性,去疾控部門複查,結果依然。
    “當時,我的頭嗡地一下。”劉亦難說。
    “你一定會問我,怎麼得的吧?”劉亦難的目光像一把劍。
    記者點了點頭。“醫生也問我了,問我和誰接觸過,有幾個性伴。”劉亦難苦笑著說,“可我就是想不起,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不管是在中國,還是泰國。”
    “也許是拔的兩顆牙?也許是別人用了我的刀剃鬚?想不明白,真的。”劉亦難說。
  痛失愛妻 深深自責
    “我們會為你保密,請讓你的妻子也來做下檢測。”疾控中心的人委婉地說。
    “那是我這輩子在妻子面前最窘的時刻。如果能說清,我真願意跳進黃河。”劉亦難說,妻子小他兩歲,溫柔嫻淑,結婚20多年,妻子從未向他說過一個“不”字。
    “妻子也沒鬧,沒吵。只是眼睛里滿是驚恐。”劉亦難回憶,“如果有一種可能,我一定努力,不讓妻子染上這病。”天不遂人願,妻子的HIV結果也是陽性。
    “我沒辦法去安慰她,我知道,她內心一定恨我、懷疑我……”劉亦難說。妻子的身體越來越弱,臉上、身上開始起濃皰,但她拒絕去醫院,任他怎麼勸。2011年冬季,妻子撒手人寰。臨終前,三年不太和他說話的她,苦笑著對他說:“以後告訴兒子,不要去泰國,不要拔牙……”
    “在她的心裡,一定以為,我在國外是個不檢點的人。”劉亦難的聲音已經哽咽,“我為什麼要去泰國?為什麼?”劉亦難說,在妻子去世後,他每天都在自責中生活。
    妻子病故,他們患上艾滋病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先是兒子的女朋友不辭而別。兒子搬出了家,低價賣了爸爸給他買的汽車。“你害死了我媽,你自己做了什麼你自己知道。你的一切東西我都不要……”兒子臨走時說。
    “你信嗎?兩年了,我都沒有兒子的消息。”劉亦難說。同時,和他來往的人越來越少。“以前,三天兩天就有哥們兒找我聚聚,喝酒,唱歌。可後來,我說我花錢請客,人家不是不接電話,就是說‘有事兒’推托。”劉亦難說,“走在大街上,只要認識我的人,就都在躲。”
    “艾滋比腫瘤更難過。腫瘤至少有人同情,有人關心。可艾滋病人就像十惡不赦的。如果家人和朋友能多些寬容,也許我不會生活得這麼落魄。”劉亦難說。
  握手的溫暖洋溢到心頭
    2012年,他發燒、厭食、渾身無力,曾在長春市傳染病醫院住院一個月。現在,他定期去那裡,該院傳染病科的主任李錦和27名護士他都認識。
    “每次見面,李主任都和我握手,那種溫暖一直洋溢到我的心頭,我會好多天都很開心。”劉亦難說,在這裡,沒有厭棄,只有理解和親切的問候。
    醫生和護士給他進行艾滋病知識的講解,讓他心情舒暢不少,加上抗病毒治療,他的病情很快穩定下來。後來進行門診治療,只要定期到醫院做檢查,服用抗病毒藥物就可以了。直到現在,他的身體狀況還很穩定。
    醫護人員都是和艾滋病患者談得來的朋友。她們進入病區,必須穿上白大褂、鞋套,還要戴口罩和帽子。
    “這不是為了和我們隔離,而是怕給我們帶來病菌。”劉亦難說。因為艾滋病人抵抗力很差,如果衣服上攜帶著病菌,也可能引發病人的再次感染。
    “她們的笑很溫暖。”劉亦難說,“如果大家和她們一樣給我一個溫柔的笑,不是見我就逃得遠遠的,我相信,我會重拾昔日的陽光,用我的餘生接著幹事業,為社會創造財富。”
  看病便宜了 壓力減少1/3
    經濟負擔一直都是困擾HIV感染者的難題。劉亦難以前賺了些錢,但生病這幾年,每年幾萬元的花費也讓他有些害怕,怕坐吃山空,畢竟他需要終身治療。
    “現在好了,我的醫保可以用了。”劉亦難說。11月1日起,長春市傳染病醫院開始執行門診統籌政策,長春市醫保參保者,在該醫院醫保門診診室購買門診統籌範圍內的藥品,藥品價格在原價降低15%的前提下,醫保統籌基金再報銷50%,患者僅需承擔藥品原價格的42.5%。
    以前,他每年醫療費用要4萬左右,門診統籌後,有市醫保的他每月可節約1000多元,經濟壓力減少1/3。
    李錦說,社會對感染者的歧視,常常給感染者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艾滋病患者比常人要更脆弱,也更自卑,需要更多的溫暖,也許,不經意間一句體貼的問候、一個愛撫的動作,就會讓他們重拾信心。
  ■防治工作
  艾滋病患者
  醫療負擔進一步減輕
    過去一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各項措施,加大保障力度,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進展。中央財政加大了對艾滋病防治工作經費支持,2013年投入經費比2012年增長10.5%。監測檢測、綜合干預、抗病毒治療、預防母嬰傳播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國大部分地區已將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納入新農合大病保障範圍,25個省份出台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實施方案,艾滋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進一步減輕。
  據新華社
  ■科技進展
  間充質乾細胞療法獲進展
  13位病人免疫功能有效重建
    解放軍第302醫院全軍傳染病研究所王福生所長領銜的課題組,近日在國際上率先發現,間充質乾細胞治療,能夠促進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統的重建和恢復。課題組對13位經過長期抗病毒治療、但免疫重建失敗的艾滋病患者,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間充質乾細胞治療和隨訪,發現患者體內CD4 T淋巴細胞數量顯著升高、免疫功能得到有效重建,患者得到康復。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艾滋病領域國際著名雜誌《AIDS》上,並配發了國際艾滋病權威專家的評論。評論認為:“這是一個原創性的臨床發現,間充質乾細胞有希望成為免疫重建失敗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對提高現有抗病毒療效具有重要作用。”
   據《科技日報》
  消除歧視從知曉常識開始
  傳播途徑
    艾滋病的三個傳播途徑: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安全行為
    握手、共用毛巾、禮貌性接吻、擁抱、一起就餐都不會被傳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通過皮膚接觸傳播,甚至也不通過在公共浴室里可能接觸到的尿液、汗液傳播。因此,諸如禁止艾滋病患者進入公共浴室之類的歧視性政策毫無科學依據可言。
    患有艾滋病的母親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孕育健康寶寶的成功率在98%~99%。
  高危行為
    想要避免患上艾滋病,就要拒絕高危行為。如,有多個性伴侶、吸毒、同性戀性行為、不安全的獻血史。
    穿耳洞、文身,如果去不正規的店,也容易染上艾滋病。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 本報記者 楊益
  (原標題:給我一個溫柔的笑我會重拾昔日陽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b80vbtf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