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思思
  10月15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40多個登山者永埋雪山,這是喜馬拉雅山脈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山難。
  “憑藉現有的天氣監測手段,雪崩其實是可以預測的。”張翔海告訴《上游萬向周刊》。
  作為重慶第二個登頂珠峰的人,他這樣講訴當時的那一刻,“5:20,到達頂峰時,已經老淚縱橫……”
  然而,“登頂,只是登山的開始。活著從珠峰頂上下撤,才是最終目的。”張翔海說。
  5000米 百人墓群
  登珠峰路線有兩條,中國的北坡和尼泊爾的南坡。
  尼泊爾成熟的商業化模式吸引了國內外不少登山者從尼泊爾攀登珠峰,張翔海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4月18日,在群峰環抱中,張翔海翻越埡口,進入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珠峰區域。
  迎接他的是聳立著的大片碑群。
  “這是上百名登山遇難者的墓碑群,有的是青石碑,有的則是亂石堆砌而成的衣冠冢,用於紀念在登峰過程中死去的人們。”張翔海回憶道。
  攀登珠峰並不是一鼓作氣地沖頂,而是分階段做適應性攀登。在珠峰共有5個營地,除大本營外,還有海拔5900米的一號營地,6400米的二號營地,7500米的三號營地和7950米的四號營地。
  “19日,到達海拔5400米的珠峰大本營。所有一切不正常的反應都成為正常,開始為期近一個月的煎熬。”張翔海說。
  “煎熬”二字足以反映張翔海接下來艱難的攀登之旅。
  張海翔在日記中寫道,“24日,拉肚子越來越嚴重,鼻炎快讓自己在夢裡掛掉,記性和反應也在下降,回去還能做人否?”
  6400米 30%的遇難者
  “我們遇到的真正恐懼應該是從昆布冰川開始。”張翔海說,“昆布冰川,我們也稱呼‘恐怖冰川’,每天都會發生數起冰崩,而且還有成百上千條被冰雪覆蓋的冰縫,一旦掉下去連屍體都找不到。登峰途中30%的遇難者葬身這裡。而從大本營到第一營地的途中,必須要經過昆布冰川。”
  “27日,三點,頭疼,像是兩個人,索性坐起來,這裡海拔6400米,一切都得小心。28日,睡眠得到改善,不過眼腫了,視線模糊,眼睛成了重點保護對象。”
  “珠峰是一個大的測試場,身體部件的每個細節都需要格外註意,否則都會在這裡被放大。”張翔海告訴記者。
  “30日,馬卡魯傳來噩耗,中國隊員滑墜遇難。”張翔海記錄下了第一次聽到有人遇難的消息。
  “5月2日,鼻腔出血,大便也開始出血,不能再吃辣味。”張翔海繼續記錄著。
  4日,張翔海見到了分配給自己的“夏爾巴”索納。
  “懷戀家裡的床,懶散的開著車,城市生活多美好。”分配到嚮導的這一天,張翔海開始想念山下的生活。
  “8日,又一名夏爾巴在三號營地上滑墜遇難,還沒開始正式的出發就已經有三名夏爾巴遇難,那麼對於這裡的隊員即將面臨的情況會是如何?”焦慮開始襲擊張翔海。
  “大本營就像一個白雪覆蓋的星球,我們都是流放的犯人,每天看著來來往往的直升機,吹起漫天雪,等待沖頂後的刑滿釋放。”
  7950米 等待沖頂
  5月18日,張翔海迎來出發前往四號營地的日子。
  或許是等待太久後的興奮,又或許是一路相對順利的過程讓出發前的他放鬆了警惕,這一下讓他差點止步珠峰。
  張翔海回憶稱,早上6點多,張翔海正做著出發沖頂的準備,這些準備中也包括上廁所。“因我就走到離帳篷兩米處的另一邊去解決。沒想到一下踩到了冰川暗裂縫,整個人卡在了那裡。”張翔海告訴記者。
  從張翔海的日記中,我們也看到這一幕。“掉入裂縫中,不禁笑了。最近三次登山都有掉裂縫的必修課,只是這次看不到底,掉得格外的深,雙腿全部陷入。”
  憑藉豐富登山經驗,張翔海迅速朝著與冰川走勢垂直的方向躺下,增加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滾出來後,一個夏爾巴協作發現了我,將他的冰鎬伸過來,把我拉了過去。回來後想想,如果掉下去怕是回不來了。”張翔海笑著告訴記者。
  當天中午,張翔海順利到達海拔7950米的4號營地,下一步便是沖頂。
  晚上7點,沖頂開始,遠處已經一路燈火。
  “山脊的右邊就是祖國,回歸的心念是極其危險的,陽光意味著寒冷的結束,曬傷和雪盲的威脅出現。沿著山脊直上,第一束光線從祖國照射過來,面前是傳說中的‘希拉里臺階’,遠處,就是終極目標——8844米的珠峰。”張翔海寫道。
  8200米 屍體“指路”
  5月19日凌晨5點20分,張翔海成功登頂。然而,故事才真正開始。
  “登頂,只是登山的開始,大部分山難都是發生在下撤。”張翔海告訴記者。
  珠穆朗瑪峰下的這段冰峭被稱為“死亡地帶”,珠峰上散佈的追夢者的屍體就是無言的證明。
  “在登頂路上,一共看到過2具遇難者遺體。當遇到第一具時,我特意看了看海拔表,顯示為8200米。”張翔海告訴記者,“它看上去就像線路的警示牌。”
  1998年5月,美國40歲女登山家弗朗西斯·安森特衛在下山途中,因缺氧虛脫倒在珠峰頂下244米處。“不要丟下我”成為弗朗西斯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在海拔8500米以上,人們無法苛求道德的尺碼。”《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作者喬恩·科萊考爾說。
  登山就是一面鏡子,把每個人照得清清楚楚。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性格會被放大,可以觀察到自私、欲望、浮躁……
  據統計,自2004年起,共有2000人成功登頂,同時也有189人命喪途中。
  “從進入珠峰區域到成功登頂的20多天時間里,算下來差不多平均每天就有一人遇難。”張翔海告訴記者。
  “山上的遺體,尼泊爾的政府會定期上去清理一次,將遺體收集起來集中掩埋。有些遺體因海拔太高,無法運輸下山,或者在裂縫懸崖下,能看到但無法處理,只能留在那裡,成為後來人的路標。”張翔海告訴記者。
  登頂“山上全是人,這是豬圈般的體驗”
  拍照、稍作停留後,張翔海便開始從峰頂下撤。
  “此時‘希拉里臺階’已經開始堵車。”張翔海在日記中寫道。這裡是攀登珠峰的最後衝刺路段。“登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下山的人要等上山的人先通過,所以我們那次大概堵了40分鐘。”張翔海回憶道。
  和張翔海一起堵在那兒的還有來自各國的登山愛好者。
  “山上全是人!”31歲的,來自英國的職業登山家阿伊莎說道。“這就不是珠峰般的體驗,這是豬圈般的體驗。” 格拉哈姆吐槽道,他是瑞典的職業登山家。
  2013年5月,每一個從珠峰歸來的人都描述著世界屋脊的混亂場景,因為有上百人試圖在有限的幾個小時內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峰頂。
  據珠峰登山史學家埃伯哈德統計,2000年以前,一天內登頂珠峰的人數最多不超過50人;2012年5月19日就有234人成功登頂。
  死亡
  4月18日,一場16人死亡的災難,拉開了今年珠峰第一個登山季的序幕。
  10月13日,第二個登山季,24人在登頂珠峰的過程中遭遇暴雪,不幸罹難。
  據統計,自1953年珠峰被人類征服後,已經有近300人因攀登珠峰而喪命。
  熱潮
  自1953年,新西蘭登山家第一次成功登頂珠峰後,到2007年,共有3243人成功登頂。從1975年開始,每年都有人成功登頂,登頂成功人數呈整體上升趨勢。截至2012年登山季結束,已有6322人次成功登頂珠峰(非政府組織8000er.com數據)。
  2000年以前,一天內登頂珠峰的人數最多不超過50人;2012年5月19日,一天就有234人登頂(珠峰登山史學家埃伯哈德統計)。  (原標題:路標:一具屍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b80vbtf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