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紀委日前通報,今年1至5月, 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問題186個,包括3名廳級官員在內的85名公職人員受處分,數量已接近去年全年。問題涉及違規配備使用公車、收送紅包禮金、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其中公車私用問題最突出。
  這個通報至少涵蓋兩方面信息,一是查處幹部違紀行為加大了力度,二是違紀問題依然突出。通報特別指出,時下“四風”問題“隱身衣”特征明顯,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收送紅包禮金等違規行為更趨於隱蔽化,規避約束,手段翻新,尤其須警惕一些人懷有作風建設“一陣風”和“熬過這陣子”的念頭。這些無疑是更有效整治“四風”需要正視和破解的課題。
  八項規定出台以來,一批又一批的違法違紀案件被查處曝光,形成極大的震懾力,給公眾以信心。但是,在整肅黨紀的高壓態勢之下,仍有人頂風作案,足以說明不正之風積習甚深,且具頑固性和反覆性。
  可以說,某些官員對於權錢交易及權力附帶“福利”的迷戀很難徹底自滅,高壓之下,其與過往所不同是手段改頭換面,從明處躲向暗處,穿上各色的“隱身衣”。“五一”節前,中紀委特別提醒要警惕一些違反八項規定行為以更隱蔽的形式出現,稍一放鬆就會反彈,必須再“緊緊扣”。今年春節出現的“微信紅包”和“五一”前夕電子禮品卡、禮品冊銷售火爆被認為就是例證。
  此次廣東省紀委的通報中,違規配備、使用公車問題突出,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人或明或暗踩踏紅線。即便是採取GPS嚴格監控公車使用的廣州,也難徹底禁絕公車私用行為的發生。現實再次警示一些人的僥幸心理乃至“不怕死”心理不是一時一刻或簡單幾招即可打消,管治“屁股下的腐敗”與遏制各種不正之風仍需更有力的措施。
  通報指出,在整治“四風”中各個地方的執紀力度強弱有別,有的地區力度大,有的則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執紀力度的強弱背後實際是認識程度深淺與制度執行決心大小的問題。面對“四風”問題依然突出,亟待採取更多措施,給權力打造更為細密堅實的“籠子”,用制度的利劍戳破各類違紀腐敗手段的“隱身衣”。
  反腐敗與整肅黨紀政紀的經驗告訴我們,每遇“風頭緊”,一些“識時務者”或會將“尾巴”夾一陣子,“風頭”一過“狐狸尾巴”就會露出來。因而,紀檢監察機關當堅持暗訪、曝光、查處、追責“四管齊下”,不遺餘力查處頂風違紀案,點名道姓曝光涉事官員以形成有力震懾。同時,須高擎制度之劍,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機制,增強制度的剛性和紀律的硬約束力,以壓制一些人既存或萌動“熬過這陣子”的念頭。
  尤其是,必須進一步延伸監督觸角,構建輿論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的機制。4月初,中紀委官網主動邀請網友曬一曬身邊披著“隱身衣”的“四風”問題,曝光改頭換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隱形腐敗手段。“隱身衣”再隱蔽也難逃群眾的“火眼金睛”,地方也應重視發揮民眾的智慧和力量,把網民作為“顯微鏡”和“望遠鏡”,形成圍攻“四風”的社會合力,最大限度壓縮違紀腐敗“隱身衣”的遁形空間並形成持續的改進推動力。
  洪績  (原標題:用制度利劍戳破違紀腐敗的“隱身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b80vbtf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